有的家长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兴趣,所以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杜绝手游。其实这需要看家长如何引导。 “榜样”胜于“言”,当父母坚持健身、旅游、爱读书、画画,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;而如果父母下班后在手机上看电视节目,或者和几个朋友一起打麻将,孩子们整天上网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心理学三巨头之一的阿德勒认为,孩子的主要目的是追求价值感和归属感。孩子只有在家里能得到足够的支持和温暖,与父母亲子关系密切,才会愿意受父母的影响。家长常说,孩子老是,这就需要家长反省自己是否尊重孩子的意愿。是否允许孩子表达他或她的真实感受?孩子应该感到被支持还是被控制?一切教育都建立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之上,顺畅的沟通是维系人际关系的基础。
这样的引导,当然比简单地停止粗暴或放纵更麻烦,但通过这种方式,可以基于尊重孩子塑造他的良好行为习惯,并逐渐内化为他对电子产品的认知,让他了解电子产品。产品和他的其他玩具一样,他当然有玩的权利,但是你需要遵守相关的规则。